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主页 > 新闻动态 >

【理事单位动态】湖南各高校建立动态心理危机预警学生档案 防范

字号+ 发布:心理委员工作平台 来源:未知2017-11-02 11:09

让学生认识“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的”

湖南高校建立动态心理危机预警学生档案,防范极端事件发生

长沙晚报讯 (记者 徐媛 实习生 王姣姣)“感谢舍友不杀之恩。”这句几年前出现在高校里的半玩笑半惊恐的话,近日随着广州一高校宿舍的公寓杀人事件再次被提及。这起持刀伤人事件,造成1死1重伤。据了解,行凶者刘某是该校的2012级学生,长期与宿舍舍友关系紧张,刘某曾被劝退过。但休学回来他因简单的宿舍纠纷、小小的摩擦,竟致闹出了一起凶杀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

 大学生入校首抓心理健康

记者从中南大学了解到,刚刚进入大学,学校抓的第一件事不是学习,不是锻炼,而是进行心理普查测评,这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尝了鲜。测评当天,早上8时开始,每个学院的新生先在场外列队等候,按照安排表的顺序签到后进入机房。进入机房之后,学生在电脑上按要求填写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应对效能自评量表以及心理健康学识自评量表等专业心理测评量表,到20时才结束。然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心理访谈。整个新生心理普测流程有时要1个月才能陆续完成。2016年10月份,中南大学对31个学院的8078名新生做了新生心理普查测评。

湘雅三医院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熊燕表示,学校组织心理普查测评活动是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心理普测作为了解学生情况的辅助性途径之一。做新生心理普查测评不单单是为了测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可以通过测评数据分析来了解新生进入大学后整体的心理状态,为学校制定相关的心理教育管理政策提供较客观的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以依据心理健康的调查,有理有据地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能起到心理健康在新生群体的宣传作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四千学生要配一名专职心理教师

“各高校要制定科学的准入制度,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齐配强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湖南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杜绝发生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极端事件。

严格落实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高校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建库立档等,在该通知中明确进行了规定。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要健全心理预警信息报告制度和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在重点时段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

记者从湖南各高校了解到,各校将确保开满32-36个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要将‘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的、有心理问题求助是正当的、发现心理危机事件主动报告是正确的’观念深入到学生心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提高面临心理问题时的自助、求助、助人意识和能力。”

0
相关文章
  • 第三届全国高校心理

    第三届全国高校心理..

    2020-09-11

  • 首届全国高校心理情

    首届全国高校心理情..

    2018-05-13

  • 【大会动态】全国高

    【大会动态】全国高..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