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与朋辈心理辅导论坛预通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国蔓延。在“抗疫”行动中,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积极作为,在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的第二天,就及时发出了“给高校心理委员的一封信”,并面向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及其班级同学迅速组织开展了系列公益讲座20讲(43.2万人收看),开展了“我班战‘疫’心故事全国网络大展示”,组织了疫情下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10万余名学生参加)等活动。与此同时,各高校心理中心及心理学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开设了大量公益心理热线,为本校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各高校心理委员和朋辈心理咨询员也踊跃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家庭所在地参与当地的公益服务,通过网络举办心理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发挥了心理委员的独特作用、传递了坚定必胜的积极信念、展现了广大青年的奋斗精神和青春风采。
在这场大考面前,高校心理委员工作与朋辈心理辅导在全国的心理“抗疫”工作中独树一帜、成绩显著,工作的规范性、连续性、专业性成为后疫情时代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新任务,为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设朋辈辅导工作的新格局,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暨朋辈心理辅导论坛原定于2020年11月4-6日在北京召开。
5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作为突出重点环节,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宾馆作为重点场所防控,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可举办必要的会议。另外,北京市还没有发布学校返校的通知,校园开放时间还不能确定。为此,经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研究决定,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暨朋辈心理辅导论坛组委会将密切关注国家及有关部门的通知,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疫情防控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并发布会议的举办日期、形式及内容,预计在6月初发布第一轮会议通知。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
2020年5月10日